连日来的高温,却并没有消退世博游客们的热情。但记者在世博园中发现,很多游客为了避暑,进入景观水池中洗手洗脚,景观水池俨然变成了游客们的“洗脚盆”。还有一些小童直接赤膊上阵,或者选择了“裸奔”。
这种情形,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谴责这些游客 “不注意文明观博”,“有损世博景观”。但反过头来,上海世博的口号就是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,在高温炙烤之下,游客的忍耐程度已经达到某种极限,迫切需要避暑降温,谴责就能给他们带来切实的清凉和“美好”吗?显然不能。那么,从解决问题的导向考虑,在世博园区开辟几个人性化的洗脚池如何?
我们可以看到,世博园区有多处供游客洗手的水池,但伴随着高温,游客也有洗脚的需求。有人在现场看到很多游客,直接抬起一只脚,在一米多高的洗手池水龙头下冲凉,弄得水花四溅。这一方面是不太雅观,让身高不足的成年人、残疾人士和小朋友也很吃力;另一方面,也会泼洒到旁边人身上,容易引发纠纷。在这种情况下,开辟几个与人膝盖同高的洗脚池,便利游客使用,就显得很有必要了。
这令笔者联想到的 “破窗理论”,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·津巴多教授通过多次试验证实,不管是引擎盖开着的车,还是完好无损的车,在室外放置一周都不会遭到损坏;但是如果车窗损坏的话,只需10分钟,该辆车就会被盗或遭到损坏。“越是脏乱差的地方,越容易被弄得更加脏乱差”,这一理论也曾被应用于纽约市的地铁治安情况:上世纪80年代,有学者根据“破窗理论”指出纽约犯罪率高的根源之一在于地铁的脏乱差。于是,纽约交通局花了5年时间把地铁车辆上的乱涂乱画清洗得干干净净,纽约的犯罪率也随之奇迹般地降低了75%,得到空前改善。
从开园之日起,世博园围绕游客的需要,已经实施了多项改良措施,如完善排队敲章管理、使用电子预约券等,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。从某种角度而言,这就是对 “破窗理论”的灵活运用。我们需要提倡文明观博,但与此同时,也要随时、是预先解决管理制度、建筑设施等方面的漏洞,让广大游客在实践文明的时候,不至于变得那么困难,那么挑战个人极限。毕竟,实践起来困难无比的“文明”和“美好” ,都是难以持久的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